以下是关于等度基因扩增仪养护细节的详细描述:
一、日常清洁与消毒
1. 样品槽清洁
- 操作步骤:每次使用后,用95%乙醇或10%专用清洗液浸泡样品槽5分钟,去除残留样本。对于顽固污渍,可用棉签蘸取微量移液器吸取液体进行局部清理,随后设定50℃程序运行5~10分钟,使残余液体挥发。
- 注意事项:严禁使用强碱性清洁剂、有机溶剂(如丙酮)或高浓度酒精,以免腐蚀金属部件或破坏密封性。
2. 热盖维护
- 荧光定量机型:若出现荧光污染或热盖松动,需用压缩空气或纯水清洁垫盖底面,确保光路无遮挡。
- 常规机型:定期检查热盖密封条,若老化需及时更换,避免压力不足导致盖体闭合不严。
3. 外表面清洁
- 使用无腐蚀性湿布(如中性肥皂水)擦拭仪器外壳,避免油脂或灰尘堆积影响散热。
二、定期维护与校准
1. 温度校准
- 频率:至少每半年检测一次,或当发现温度偏差超过±1~2℃时立即校准。
- 方法:使用标准温度计或校准仪对比各孔温度,通过仪器内置参数调整温度补偿值。
- 注意:若温控系统异常(如降温时间超过60秒),需清理散热片灰尘或检查制冷部件。
2. 电气与机械部件检查
- 电路系统:检查电源线、保险丝及插头,更换损坏的保险丝前需拔掉电源。
- 传感器与加热块:确保光学传感器(如荧光检测模块)无灰尘遮挡,加热块接触良好。
3. 密封性检测
- 定期检查反应仓密封圈,若发现老化或变形,需更换原厂配件以避免气体泄漏。
三、关键部件专项养护
1. 温控系统维护
- 依赖自然风降温的机型需定期清理散热口灰尘,防止散热效率下降。
- 避免频繁开启机盖,以防温度波动损伤加热元件。
2. 光学系统保护
- 荧光定量机型需保持光路清洁,禁止用手直接触碰镜头或光纤接口。
- 若荧光信号异常,可使用无尘布轻拭透光孔,避免划痕。
四、环境与电源管理
1. 使用环境控制
- 放置于干燥、无尘的环境,避免阳光直射或湿度过高(建议相对湿度<70%)。
- 远离电磁干扰源(如大型离心机、微波炉),并确保通风良好。
2. 电源稳定性:
- 使用独立插座,避免与大功率设备共用电源,防止电压波动损坏电路板。
五、故障处理与记录
1. 常见故障排查
- 温度失控:检查加热块是否松动、传感器是否正常。
- 荧光干扰:清洁热盖或更换背景校正参数。
- 程序异常:重启仪器或恢复出厂设置,避免自行拆解电路。
2. 维护记录管理
- 建立详细的维护台账,记录每次清洁、校准时间及结果。
- 若送第三方维修,需索要校准证书并存档备查。
六、长期存储与运输
1. 存储要求
- 长时间未使用时,需拔除电源,覆盖防尘罩,并定期通电运行1~2小时防潮。
- 存放环境温度宜为15~25℃,避免特殊温差导致部件老化。
2. 运输防护
- 搬运时垂直放置,避免碰撞传感器或液晶屏。
- 长途运输需加装防震泡沫,并恢复出厂设置以保护程序数据。
返回列表